夜幕降临,在山东聊城市莘县大王寨镇马西林场的金蝉饲养区里亮起串串头灯,莘林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祥利指着林间络绎的人群说,眼下,正是金蝉出土旺季,这片3000多亩的饲养基地不只迎来丰盈,更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“夜间乐土”。
莘县大王寨镇的林下经济探究,始于一场“林与菌”的邂逅。2021年,在方针支持下,杨庄村夏祥利兴办莘县莘林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,与马西林场签下5000亩林下使用权,首先迈出“林+菌”的探究脚步。600多亩菌菇大棚里,草菇、平菇、羊肚菌、姬松茸等食用菌次序成长。合作社奇妙使用木屑、玉米芯等农林废弃物作为肥料,栽培后的培养料富含有利微生物菌群,直接还田又能滋补林木,构成“菌养林、林护菌”的绿色循环。林间空地还种上了果树与中药材,上一年刚收成200亩决明子。
在菌菇栽培稳步推动的基础上,合作社开端探究更多元的林下经济形状。夏祥利在3000多亩林地建起“莘林生物”金蝉饲养基地。通过三年的培养,现在金蝉顺畅出土,不只成了商场抢手货,更催生出“夜间捉蝉”的体会项目,每亩地收益近2000元,让林地资源得到最大化使用。
近两年,合作社又将目光投向禽类散养。合作社依托林场优胜的天然环境,在林间地建起饲养棚,招引了山东菏泽、黑龙江、浙江等地养鹅大户前来安营扎寨。并且禽类粪便化作天然有机肥反哺林地,与菌菇栽培的废料还田构成联动,让“林+菌+禽”的生态链条益发完善,真实的完成了“养林”与“用林”的双赢。
林下种养的兴隆,为莘县大王寨镇打开了农文旅交融的宽广空间。当地顺势将万亩林场与赤色文明资源串联,打造“赤色教育+生态休闲+文明体会”的特征旅游形式。
“咱们接连举行森林文明旅游活动,游客们能够林间漫步、骑行,在蝉鸣鸟叫中感触天然之美;走进‘节气耕耘讲堂’,亲手采摘菌菇、采收中药材;夜间则涌入金蝉饲养区,体会捉蝉的趣味。非遗手造工坊里,赤色主题木雕、中草药香囊等10余种特征产品,让游客在着手体会中接触文明温度。”莘县大王寨镇党委书记张先昌介绍。
从菌菇栽培的“第一步”,到金蝉饲养、禽类散养的“齐步走”,再到农文旅交融的“加快跑”,大王寨镇用活了林间地,走出了一条“林茂、菌丰、禽壮、游兴”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。现在,这儿的林地不只“绿起来”,更让农人“富起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