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春的庆祝气氛在远安县愈加浓厚,花园村和徐家庄村又迎来了一个独特的丰收季节,羊肚菌悄然破土而出,迎来了它的生长高峰。羊肚菌,这种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美味食用菌,在市场上的售价仅次于松茸,被誉为“菌中之王”,也是世界上较为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之一,宛如一颗珍贵的明珠,闪耀在农民的致富之路上。近年来,远安县在食用菌产业方面加大了科技投入,借助现代农业技术,成功研发和推广了多个珍稀菌种,如羊肚菌和桑黄等,使得曾经“一菇独大”的食用菌产业,逐渐向“百菌齐放”这一新方向迈出坚定的步伐。
走进鸣凤镇花园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,工人在菇棚里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,六月的日照洒在大地上,正是羊肚菌生长的黄金时期。基地的负责人汪宗斌自2021年开始探索羊肚菌种植,最初仅种植10亩,却收获颇丰,这几年来,他逐步扩大种植规模,如今已达到50亩。让人惊喜的是,在2024年,汪宗斌将进一步拓展种植基地,计划在花园村流转160亩土地,预计将新增10万斤的鲜菇产量,毛收入能够达到400万元以上。
汪宗斌十分重视羊肚菌的采摘时机,他知道只有在最佳时机采摘,才可能正真的保证羊肚菌的优质品质,因此他还聘请了周边60余名村民,共同参与到这一新兴起的产业中来,实现大家共同增收的美好愿景。
与花园村相隔20多公里的旧县镇徐家庄村,羊肚菌的采摘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在这里,90后的小伙子彭高祥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羊肚菌种植的开拓者。为了寻找适合大规模种植羊肚菌的优质土地,彭高祥辗转多地,最终在远安发现了合适的种植环境。他表示,远安所处的冲积平原,降雪几率低,土壤干燥且含沙量适中,这些条件有利于羊肚菌菌丝的生长与透气,减少折损率,干品出产率高,平均每6斤鲜菇能烘干出1斤干品。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,彭高祥的羊肚菌种植培养面积已扩大至500余亩,并成为全县顶级规模的经营主体。
更进一步,彭高祥在2023年联合当地农户探索出了一种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新模式,带动全镇9个村推广新种植品种羊肚菌,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。他不仅在种植技术上给予大家支持,还建立了技术交流微信群,实时为村民答疑解惑,帮大家提高种植水平。如今,羊肚菌已成为徐家庄村茶叶、粮油之外的重要农业增收产业,彭高祥也因其努力成为全县珍稀菌发展的排头兵。
为了支持像汪宗斌和彭高祥这样的农民创业者,远安县已经制定出台了专门的奖补扶持政策,使得羊肚菌的种植对象从12家迅速扩展至21家,种植总面积达463.89亩,比上一年增长了292%。县农业农村局的李明亮表示,未来县内将以菌香苑合作社和润生农业公司为核心,推广菌稻轮作的最新模式,推动旧县镇整镇推进的试点工作,力争在全县形成产业合力,并积极招商引资,力争三年内推广羊肚菌种植培养面积达3000亩,打造一条以羊肚菌为核心的珍稀菌产业发展之路。
通过这些积极的举措,远安县的羊肚菌生产基地将持续发展,市场竞争力也将明显提升。如同丰收的羊肚菌,带来了农民增收的新希望,也为新春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,奏响了新春的“致富曲”。在未来,相信慢慢的变多的乡村将借助羊肚菌的春风,迎来更多的振兴发展机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